简体中文
公司动态

济宁市兖州区“四个赋能”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项目建设

2024-05-31

济宁市兖州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美丽兖州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在提升行政审批效能、优化监管服务、完善帮企助企长效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办事员”“联络员”,不断激发企业活力,以高水平保护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高站位,赋能政务服务再升级。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有力抓手,也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济宁市兖州区落实“换位思考、主动服务、有求必应、无事无需不扰、结果评价”服务理念,一方面持续推进环评审批提质增效,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便利,另一方面加强对环评文件编制单位、编制人员和环评专家的监督管理,提高专家队伍素质,提升编制单位能力水平,保证环评文件编制质量,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二是试点推动,赋能审批流程再提速。依托山东“一网通办”总门户,全面实现事项受理、审查、决定、咨询等全流程在线办理。自获得省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证核发一体化办理试点以来,创新应用“321+N”即3张清单(企业清单、项目清单、服务清单)、2种服务模式(并联审核、串联审批)、1天送达企业、多科室协同配合的服务模式,打破原有审批流程上的隔阂,推进“一窗受理、一体化审批”,联合联动形成“N”的合力,定期梳理试点工作进度,疏通堵点难点痛点,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及时更新服务指南,6个工作日内完成从受理到核发“两证”所有程序,获环评批复第二天即核发排污许可证,同天送达企业,共压减审批时限20多个工作日,已完成试点项目4个。2024年以来,受理企业咨询环评办理事项200余次,审批项目12个,完成23个省市重点项目的环评保障工作。

三是多点发力,赋能有解思维破难题。济宁市兖州区按照“先立后破”的原则,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坚持“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落实“四减四增”“四上四压”举措,树立有解思维,做好要素保障工作。按照新上重大项目总量指标的需求,积极对上争取,科学谋划方案,通过多渠道梳理减排工程,多维度深入挖掘污染物减排潜力,腾出更多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用于支持重点项目。树立有解思维,着力解决项目中所需颗粒物总量指标等“卡点”问题,实施县市区总量指标优势调剂互补,成功解决总量指标缺口的难题。2024年以来,已完成建设项目总量确认14件。

四是完善机制,赋能营商环境再优化。完善服务重大项目落地机制。实施重大项目清单制度,结合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主动对接发改、交运、工信等部门,围绕重点项目、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双招双引”重点签约项目、利用外资层面重大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工程和重大产业布局等重大项目,建立工作台账,完善服务机制,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建立服务企业联络员制度,明确专人从重大项目立项阶段即提前介入,指导企业主动了解项目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政策需求,将项目问题解决在环评文件编制过程中。完善重大项目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全面建立服务企业会商机制。针对服务重大项目过程中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总结归纳、认真分析研判,着力破解环评难题;采取现场帮扶等形式了解企业诉求、开展政策解读,提升服务效能。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比较集中、突出的难题,在确保区域环境质量不恶化、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前提下,通过专家会审、积极请示上级业务部门等方式提出指导意见或解决方案,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政策对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优化营商环境的正向拉动作用。2024年以来,共走访企业32家,相关业务科室深入企业一线召开座谈会8次,协助解决各类环境问题15个,审批各类建设项目环评文件12个,企业自主登记表备案46个,助力项目落地投产。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Fa-Long 山东龙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19023243号-1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